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
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医院新闻
黄金四分钟 心肺复苏抢生机
发布时间:2025-04-28 18:20 阅读:76 来源:互联网

    近日,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例意识丧失、呼吸、心跳停止的患者,急诊医护密切配合,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平车上,推入抢救室同时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。胸外心脏按压、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、除颤、建立静脉通路、抢救用药、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,各种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及自主呼吸,继续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。

    患者家属自述:患者2日前出现胸闷、胸痛症状,未予重视,早晨出现无明显诱因胸痛,可耐受,仍未重视,于早饭后自行出门乘坐出租车,行驶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、呼吸心跳停止。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后,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。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已转至普通病房进行专科治疗。

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使命,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,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术无疑是抢救成功的最关键所在。

救命神术—心肺复苏(成人版)

什么是心肺复苏(CPR)

    CPR是针对心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一种抢救措施,应用胸外按压,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,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;应用人工通气,代替自主呼吸,并恢复自主呼吸,最终达到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,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。

为什么人人都要学习心肺复苏术

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在我国每年超54万例,然而抢救成功率不足1%,且男性多于女性。

心搏骤停后患者机体出现的反应:

4秒钟以上——出现黑朦

 10秒钟——意识丧失、突然倒地

 30秒钟——“阿斯综合征”发作

 60秒钟——自主呼吸逐渐停止,瞳孔散大

 3分钟——开始出现脑水肿

 4分钟——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

 数分钟后——从临床死亡过渡到生物学死亡

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直接决定着复苏的效果:

1分钟内实施CPR:成功率超90%。

4分钟内:成功率约60%。

6分钟后:存活率降至10%,且可能伴随脑死亡。

10分钟后:存活率趋近于零

    时间就是生命!黄金4分钟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关键时间窗,院外出现心搏骤停患者,专业医护人员几乎无法在四分钟内到达现场,所以目击者能够第一时间给予实施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,也是人人都要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所在。 

什么情况下使用心肺复苏术

   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心搏骤停 ,典型“三联征”表现 :突发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。

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

1.确保现场安全。脱离危险环境。

2.判断意识、呼救。轻拍重喊,无反应,立即呼救:“快帮忙拨打120! 寻找AED!”

3.判断颈动脉搏动、呼吸。5-10秒钟完成。

4.摆放复苏体位。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平整的地面上,头、颈、躯干、四肢位于同一轴线上,松解衣领、裤带。

5.胸外按压。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(胸骨下半段);频率:100-120次/分钟;手法:双手交叠,手臂垂直,掌根用力;深度:5-6厘米(成人);30次/循环 。

6.开放气道 。仰头提颏法:一手压额,一手抬下颌,清除口腔异物;颈部损伤者应用双手托颌法打开气道。

7.人工呼吸。捏住鼻子,口对口吹气,见胸廓抬起即可(连续2次,每次大于1秒)。

8. AED到达可以随时启用。根据语音提示操作。

9.反复五个循环后,判断复苏效果。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。

10.大动脉搏动未恢复,循环操作。按压:呼吸 = 30:2,反复进行,五循环做一次评估。

11. 停止CPR的条件。持续至患者恢复呼吸、心跳或专业人员到达。

注意事项

1.中断按压时间小于10秒钟(如检查呼吸、换人等)。

2.孕妇按压位置稍上移, 避免压迫腹部。

3.非专业人士:

    判断无呼吸后,若不能准确判断有无大动脉搏动,可以直接胸外按压。

    若不能口对口人工呼吸,或不会人工呼吸,可仅做持续胸外按压。

4.心理建设

    即使操作不完美,按压也比不压强。

    我国《民法典》保护施救者,无需担心法律责任。